在活着的人中,谁也没看过活着的恐龙,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都有恐龙的传说,谜一样的恐龙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其中对它们绝灭原因的探索对我们具有非常大的启蒙意义。如今以植物的繁荣为特征的植物界和以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大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动物界,使我们这颗生命星球在太空中显得更加蔚蓝和生机盎然,人类的出现更是将地球的生机变得更加繁荣。
有人曾问,人类还会进化吗?有一种理论说,在氧气浓郁的地方,生物就会自由成长,恐龙时代地球氧气非常充足,各类物种即使生得巨大也说得过去,人类历史中的巨人传说很有可能也来源于此。但随着新人类的出现,文化科技不断进步,地球氧气含量逐渐减少,那么人类又何以进化呢?正是人类不断的工业化,以至于我们很可能失去了更进一步的生存环境,现代大多数人在钢筋水泥筑造的大楼里,因此人类进化也就告一段落了。
地球生命给予人类更多想象;图源:pixabay
在环境变化得越来越恶劣的大背景下,人类开始设想移民火星,但以人类的本性——探索和开发,其实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值得我们一直思考。
从历史中发源的动物信仰
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了各种生物与人的共同之处,并逐渐对自然生态进行调整、修复,由此形成了对动物的态度:尊重和爱护。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增长,使“人”这个概念得以不断发展充实。
人类社会中对于动物的保护以及尊重的文化意识,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对动物界、自然界和生态圈等概念逐渐深入认识。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人类逐渐演化并积累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学说:“自然法”(即“天理”)、“社会法”、“人权论”和“伦理学”等,这些学说影响着动物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同时让人类对自然与文明的认知进行着矛盾的螺旋上升。
动物信仰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图源:pixabay
原始时期的“精灵”——动物神的诞生
早在现代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地球上就已经有了各种动物,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动物作为伙伴和朋友看待的时候,人类对动物产生了一种原始的情感。
在原始部落中,人们认为动物与人一样有着相同的意识和欲望,在原始时代里,万物都是生命存在中的体现,人们把万物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到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开始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后,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人们对自然界了解有限、认识不够等原因,导致了“神人”关系和“天人感应”“地神信仰”的出现,最早出现的“神”正是由动物崇拜发展而来的。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6000年前)出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出现了一种特殊而又神奇的动物——猿猴。猿猴有着像人一样有两只手,长着两只脚、一副猴相,这是猿猴早期形象之一。
而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的一些古人类化石中可以看到,一些猿猴一样形态动作明显且有四肢或两只手,这是猿猴后期形象之一。
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4500年前)开始出现一些猿猴形状动物化石和具有与人相似特点的形象——原始人类崇拜上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幸运或帮助他们摆脱灾难、战胜敌人(一般是野兽)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