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语文特级教师谢江峰:一节课外辅导课引发的课程 - 蜀南故事网

语文特级教师谢江峰:一节课外辅导课引发的课程

发布:故事大全 时间:2021-08-28 17:12 分类:寓言故事 热度:56

中国网北京5月3日讯(记者 祝颖丽)4月26日-27日,“寻找中国好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举办,来自全国15个省市近400名研究人员、全日制学校校长、语文教研组负责人到场交流学习。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谢江峰做了题为《一节课外辅导课引发的课程》的主题演讲。

语文特级教师谢江峰:一节课外辅导课引发的课程

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谢江峰(摄影/刘昌)

我讲的是一堂课外辅导引发的课程。

我们三年级教材里有一篇课文叫《葡萄是酸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怎样的问题,大家其实很不明确。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讨论到教寓言和教其他的文体一样吗?怎么样和孩子一起来学习寓言呢?所以这里就牵扯到寓言如何来教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寓言的本体知识这方面,我们小学老师是不清晰的。第二点,在课堂里边如何教学生寓言,怎么样让学生一起来学习寓言,这方面老师们也是有很多困惑的。

于是,他们说校长你能不能来上一节课?

寓言故事小课程的建立

于是我上了一节寓言课,选的这三则寓言是人教版的:《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狐狸和蝉》。我问,这三则寓言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孩子们说,这三则寓言讲的都是动物,两个动物;这三则寓言中间题目上都有一个“和”字;还有小朋友说这三则寓言最后都有一句话是讲这个道理的。

我选的另外三则寓言是《牧童和狼》《苍蝇与蜜》《渔夫们》。我提了一个问题:这三则寓言跟刚才读的三则寓言又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说这三则寓言有人,不仅有动物,现在有人。有一篇寓言我选的文字很多, 孩子们这里有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很长。

在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中,我们总结了一些伊索寓言最基本的常识。我告诉孩子们,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伊索是个人,他是个奴隶,现在的伊索寓言一共357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是伊索写的,而是当时的这些故事统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还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有一部分是神或者人,或者其他的事物。

读完了以后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我说,刚才你们读的每个寓言都有一个故事,故事后面有一句简短的寓意。现在小朋友分成两组,左边的小朋友读完这个故事,写写他的寓意;右边的两组同学读读这个寓意,编一个故事。学生们很开心,也很起劲,因为要编故事。编完了以后我们总结,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话来讲是“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转身离开的时候就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俄国有个寓言家也讲过,“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这个外衣就是个有趣 ,短小、精悍而有意思 。

我又告诉孩子们,伊索寓言在我们国内版本不同,翻译的文章也都不一样,有长有短。可能同样一个故事各个版本不太一样。

我问,除了伊索寓言,还有什么寓言你们不知道?

然后我又说,“其实古代有《庄子》寓言,韩非子寓言,很多成语故事其实也是寓言。还有外国的其他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阿拉伯寓言等等。还想听吗?还想继续学吗?想学的下一次咱们一起来学。”

四年级的小朋友很感兴趣,于是学校里第二节课我请年轻老师上古代的寓言,成语故事中的寓言,第三节课来上克雷洛夫寓言,第四节课上阿拉伯寓言。一门教小学寓言故事的小课程或者短课程就慢慢地、逐渐的建立起来了。

阅读如何课程化?

这个小课程、短课程后续我们怎么做?

我原来有两节拓展课,比如说我们提出来一个理念,从一本教材的教和学,我们如何转向多文本的阅读跟指导?我们的语文是怎么学的?我们的语文是不是教材呢?

并不是。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其实语文课真的要打开,或者我们的语文学习要打开。一本教材绝对不行,要转向多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讲过“阅读再怎么讲都不为过”。每个年纪搜集很多绘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起来总结绘本阅读的课程,比如说读读物,读读讲讲,读读绘绘,创意读写等等。

于是我们就想,我们的阅读要课程化,不能今天教一个,教小朋友今天读一本,明天读一篇,如何将我们的阅读来课程化?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儿艺演《伊索寓言》 讲本真故事不哗众取宠


下一篇:伊索寓言读书心得阅读感悟作文400字